
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在上海打拼多年,眼看别人顺利落户,自己却屡屡受阻?其实,居转户看似路径清晰,实则细节繁多、环环相扣。稍有疏忽,就可能因材料不合规或条件理解偏差被退回。以下这些常见误区,你是否也踩过?
要明确一点:居住证积分和居转户是两套独立体系。120分积分主要用于子女教育、医保等公共服务,与落户无直接关联。申请居转户并不以积分达标为前提。
关于户口类型,上海常住户口主要分为家庭户(有房产)、社区公共户(无房产)和单位集体户(仅限部分国企或事业单位)。若无自有住房,可落户至租房所在地的社区公共户。虽然社区公共户与家庭户在市民待遇上一致,但需注意:它不发放户口本,仅提供个人户口卡,有效期三年;搬家或到期需重新申领,且配偶、子女无法通过投靠方式随迁。
社保缴纳是居转户审核的重点。若前四年按最低基数缴纳,后三年突然跃升至2倍基数,容易被认定为“突击提基”,存在投机嫌疑,大概率被拒。更稳妥的做法是:7年内社保基数保持合理、渐进式增长,体现收入与岗位的持续匹配。
年限计算方面,居住证和社保均要求累计满7年,但必须同时满足一个关键前提:社保缴纳时间须处于居住证有效期内。也就是说,即使你已缴了5年社保,但当时未办理居住证,这段社保也无法计入居转户年限。两者必须“同步有效”。
补缴的社保不能计入有效年限。哪怕只断缴一个月后补上,该月也不被认可。个税申报同样关键:零申报(如实申报但无需缴税)属于正常行为;而未申报则涉嫌偷漏税,将直接丧失申请资格。
职称路径与无职称路径的社保要求不同:
1、持有中级及以上职称(需在上海市可落户职称目录内、与岗位匹配、由现单位真实聘任),且大专以上学历,近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1.3倍;
2、无职称者,则需近4年累计36个月社保基数达2倍。
每年通过居转户成功落户的人数有限,竞争激烈。许多人并非因“排队”耗时,而是因材料反复退回、条件不达标而拖延两三年甚至更久。
居转户作为大多数普通沪漂的主要落户通道,考验的不仅是时间积累,更是对政策细节的精准把握。从居住证起始日、社保连续性、个税匹配度到职称真实性,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导致多年努力付诸东流。
很多人以为“住满7年就能落户”,却忽略了社保必须在持证期间缴纳、基数需合理增长、职称必须真实聘任等关键要求。凡图人才咨询可为你免费评估当前条件是否满足居转户的完整政策链,包括居住证与社保年限是否同步达标、职称是否合规、单位资质是否具备申报资格,帮助识别因断缴、个税不符或聘任瑕疵带来的退回风险。
如果你已持有上海居住证近7年,凡图咨询可提供免费初步筛查,帮你判断是否满足居转户的社保与职称要求。